本網訊(張冬志 張道法)近日,國內水利水電行業的BIM權威賽事——“智水杯”落幕,三峽集團所屬三峽上海院斬獲數獎。其中,《基于BIM的三峽升船機數字化運維應用》榮獲運維組金獎,《基于BIM的吳淞江工程新川沙泵閘樞紐數字孿生平臺》榮獲施工組銀獎,《數字化技術在淠河六安市城南水利樞紐工程中的應用》榮獲全生命周期組銅獎,《三峽集團水電工程資產數字化建設》榮獲運維組銅獎。
“智水杯”全國水工程BIM應用大賽由中國水利水電勘測設計協會、河海大學和中國繼續工程教育協會聯合舉辦,旨在引導、鼓勵水利、水電、水運、水環境工程參建各方和專業技術人員應用BIM技術,加快數字化人才培養,提高工程數字化水平,促進水工程行業高質量發展。
三峽上海院獲獎項目簡介——
基于BIM的三峽升船機
數字化運維應用
該項目由三峽上海院聯合三峽集團流域管理中心共同申報,是實現升船機工程設備全生命周期現代化管理,邁向“數字孿生三峽”的先行示范項目。
項目創造出一個數字版的升船機“克隆體”,可接收升船機所有相關數據,實現了包括資產、結構、設備等全部三維可視化。
在升船機運維階段,通過數字孿生體模擬設備維護檢修過程,提前預判設備故障,優化檢修方案,進而縮短檢修工期、降低檢修成本,為升船機安全平穩運維提供高效率、高效能、更可靠的數字支撐。
基于BIM的吳淞江工程
新川沙泵閘樞紐數字孿生平臺
該項目依托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確定的102項重大工程項目,同時也是上海市水利建設史上單體投資規模最大的水利項目——上海市吳淞江工程新川沙泵閘樞紐工程建設。
項目包括數字化建設標準編制、數字模型技術咨詢、基于法人的項目建設管理系統開發、數字孿生新川沙泵閘樞紐工程建設等。
項目通過關聯工程進度信息到模型上,可實現與物理工程建設同步仿真運行,根據建管系統中的目標計劃和進度跟蹤反饋情況,直觀展現工程現場作業面貌,實時展示工程進度、模擬計劃進度,按照設定規則和時間節點將預警信息發送給指定人員,輔助現場合理安排施工計劃。
借助數字孿生平臺,建設方、施工單位、監理等各參建方能夠從繁冗的信息海洋里解脫出來,實現信息有效交互與業務協同,保障整個工程管理的高效有序,輔助管理者從質量、安全、進度、投資等多維度掌控工程動態,科學決策。
數字化技術在淠河六安市
城南水利樞紐工程中的應用淠河六安市城南水利樞紐工程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具有攔蓄上游來水、營造生態濕地、改善兩岸水生態環境等綜合功能,是創建人水和諧、宜商宜居六安水城的重要基礎設施工程。
設計階段,項目基于三維協同設計平臺,為測量、地質、水工、建筑、電氣、金結、給排水、暖通、施工、結構、橋梁等專業建立了精細的BIM模型,提升了設計質效;實施階段,項目自主開發了基于BIM+GIS的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平臺,以BIM模型為顯示載體,通過鏈接施工數據,實時管控現場施工質量及安全,實現施工管控流程實現可視化、集成化、數字化,提升了現場管控質效。項目以BIM技術賦能智慧水利工程建設,全面提升設計效率和設計成果質量,促進水利工程高質量發展。
三峽集團水電工程
資產數字化建設
“三峽集團水電工程資產數字化建設”項目是根據三峽集團“十三五”信息化規劃總體部署,構建覆蓋三峽集團主營業務各個環節的數字資產管理體系。
該項目以數據為核心,將零散的數據按照統一的數據標準串聯起來,逐步打通數據流通渠道,進一步提升數據價值,提供面向業務的專項應用服務。通過與集團大數據平臺和數字檔案館互聯,項目將參與打造三峽集團的數字孿生底座。
目前,工程數字資產在向家壩電站、白鶴灘電站試點應用,以降低運維學習成本、提升安全監測能力、優化綜合管控效能的優勢,實現了工程建管和運維在模式、技術、應用等方面的進步,并擴展到新能源和園區工程進一步創新應用。
造一個“賽博”升船機,對升船機進行遠程調控;做一個孿生水利樞紐,與工程建設同步仿真運行;管理一項工程資產,讓零散的數據“書同文、車同軌”……從設計、施工、運維到全生命周期,從單個工程的典型建筑物,到大型水電站,再到水電站群的工程數字資產管理,三峽上海院不斷為工程數字化場景構建、智慧化模擬、精準化決策提供技術支撐。
下一步,三峽上海院將抓緊數字化發展機遇,全面打造工程數字化產品、提升數字化應用能力,用數字孿生技術賦能傳統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為江河安瀾和經濟社會建設提供更有力支撐。
編輯:高錦濤 王璐 于洺懿
發布日期:2023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