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王璐)1月30日,國家能源局發布《2023年度能源行業十大科技創新成果》,由三峽集團等單位研發的“16兆瓦及以上超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成套裝備”入選成果榜單。
國家能源局在獲獎成果介紹中提到,“機組大型化是海上風電發展的顯著趨勢。該項成果攻克了16-18兆瓦海上風電機組超長柔性葉片、大型主軸軸承、高功率密度發電機等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
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以下簡稱“16兆瓦海上風機”)由我國自主研發、自主設計、自主制造,是全球范圍內已投產的單機容量最大、葉輪直徑最大、單位兆瓦重量最輕的海上風電機組,成功攻克了超長柔性葉片、大型主軸軸承國產化、超大容量發電機小型化等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累計獲得194項專利。
海上風電機組成套裝備國產化的背后,不僅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撐,也需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緊密配合。從上游葉片、軸承等關鍵零部件制造,到中游整機與基礎施工,再到下游風電場運維,16兆瓦海上風機極大推動了海上風電產業發展,促進了與風機相配套的工藝、技術、材料的進步。
2023年7月19日,16兆瓦風機在三峽集團福建海上風電場成功并網發電。額定工況下,單臺機組每轉動一圈可發電34.2千瓦時,年均發電量超6600萬千瓦時,能夠滿足3.6萬戶三口之家一年的生活用電,可節約標煤約2.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5.4萬噸。同年12月21日,該機組以24小時滿功率運行,創下單日發電量38.72萬千瓦時的海上風電單機日發電量世界紀錄。
編輯:雷海超 楊思恒
發布日期:2024年02月07日